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市政業務 > 市政會議紀錄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第342次市政會議紀錄(5月28日):研考會專案報告「爭取前瞻基礎建設補助成果」

【本次會議摘要】
專案報告:研考會專案報告「爭取前瞻基礎建設補助成果」

 

 

 

 

 臺中市政府第342市政會議紀錄

  • 時間:107528日(星期一)上午10
  • 地點:臺灣大道市政大樓9樓市政廳
  • 主持人:林市長 佳龍         論提案:4件提案及3件墊付案照案通過,其中1件送法制局發布、6件送請臺中市議會審議(詳如附件)  
  • 指(裁)示事項:
  • 大家早,今(107)年的全中運已經落幕,我們臺中代表隊表現果真不讓大家失望,相當亮眼,總計共贏得125金(總牌數334面),金牌數和總獎牌數均為全國第一!另一方面,兩年一度的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也已在昨天(527日)正式落幕,其中臺中選手林佳延首日就拿下百米短跑及鉛球的金牌成為最大黑馬。看到許多選手們突破障礙、追求卓越,為臺中取得更多榮耀,我也深深為這些選手感到無比驕傲。現在,臺中運動風氣越發盛行,國民運動中心正逐一完成,我們也著手規劃全國第一座身心障礙國民運動中心,請運動局積極爭取中央支持,持續打造更友善的運動空間。
  • 上星期日(527日)南屯國民運動中心正式開幕了,南屯國民運動中心是繼朝馬及北區之後第三座啟用的國民運動中心。海線雙港是大臺中的副都心之一,公共建設與生活機能都應要具備,以打造運動方面的實質建設為例,我們便積極興建多座國民運動中心,讓臺中具備舉辦各種國際運動賽事的能量,明年的東亞青奧即是其一;此外,我也認為在規劃海線國民運動中心時應納入臺中選手擅長但目前尚無場館的項目,如滑冰、保齡球、射擊等,這也是我們成立運動局的目的,成立運動局不只是為了興辦賽事,局處之所以成為局處是因為擁有具體政策目標與創新能力才能把市政做好。此外,為了明年舉辦的東亞青奧,市府為臺體大爭取到近6億元的預算,進行設備更新以及運動場館整建,成功帶動體育發展,這也是我們透過賽事舉辦來帶動城市發展的體現。我們期望藉由後花博、後東亞青奧時期留下之場館、志工等資源,一步步累積城市的能量,也因此我們更加珍惜得到中央補助經費的機會,期許臺中能藉以打造出運動、花園城市。
  • 與大家分享本周市政:
  • ICCA排名首進亞洲前30強:上星期我們也有另一項肯定,是來自全球最具權威的會展組織-國際會議協會(ICCA)。根據ICCA公布的2017年「全球會議指標排名」,臺中首次闖進亞洲前三十大城市,全球排名第157名,超越日本金澤、中國深圳、武漢、成都及南京且與日本橫濱並列,是歷年最佳成績!臺中是臺灣第二大城市,擁有雄厚的產業利基及多所大專院校的充沛學術能量,也因此近年來多項重要國際會議、展覽均在臺中舉行,包括亞太網絡資訊中心年會(APNIC)、世界華人不動產學會聯合年會及連續三年的亞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等都在臺中舉行。為了滿足日益趨增的會展需求,我們也在水湳打造國際會展中心,尤其臺中交通便利、氣候宜人,而產業發展更是打造盛會城市必要的基礎建設,因此我們積極興建場館,提供會議、展覽、表演、競賽等之場地,藉由會議或活動的舉辦帶來人潮與經濟,讓臺中不分春、夏、秋、冬四季都有盛會,成為名符其實之盛會城市。
  • 臺中火車站廣場第一階段工程提前完工:臺中火車站廣場(廣6)工程原先預計今年8月完工,但經過市府積極協調後,第一階段工程已提前完工,預計今年6月底前就能全部完工啟用,由此可知,市府將在臺中發生的大小事都視為市府的事,我們將人民的需求視為優先,相信定能讓臺中的市民感受到市府與民同在之決心。
  • 285路公車:交通局持續健全公車路網,原「285路」公車自61日起起迄點調整為竹仔坑至新建國市場,並分為「285路」與「285()」兩線,可大幅滿足新興社區往返臺中火車站的交通需求,也讓屯區方便前往新建國市場採買。我們將持續打造B&B複合式交通運輸系統,建立大臺中完善交通路網。
  • 臺中港特定區計畫道路完工:光明街及光明東西街計畫道路早在民國79年就已完成用地徵收,但卻數十年無法開闢,經過我上任後積極爭取經費,終於在今年3月完工。鑑於此例,我深切的感受到海線市民對於臺中港特定區計畫道路開通的期許,尤其區內許多計畫道路早已完成用地徵收,土地補償費也已發放,只要再編列工程經費就能進行道路開闢,為加速進行,請建設局、交通局、都發局、地政局等機關,針對此類案件進行盤點,並請財政局、主計處積極支持預算編列,共同推動城市的建設與發展。
  • 沒有投資就沒有建設,錢財應該要活用才可以帶動百業興盛,也因此讓社會大眾了解創造性財政觀念相當重要,唯有透過錢財的活絡才可以帶動經濟、招商引資,利用小錢賺大錢,城市才得以永續發展。以治水為例,它是城市的良心工程,淹水對市民造成的損害是相當大的,其事後復原需要相當大的心力,過去在大里、太平等地於汛期時常有災情產生,我們花費大量經費治理,同時在治理水域作法上做進一步改善,以新的觀念、新的作法治理水域,在市府努力爭取下我們獲得前瞻計畫的許多支持,例如前瞻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獲中央補助額度為全國最高,日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更以「成真123」(1次核定、2條軌道、串聯3個城市)回應本市的需求,也讓我們感受到來自中央的溫暖與誠意。
  • 今日研考會專案報告「爭取前瞻基礎建設補助成果」裁示如下:
  • 有關計畫型補助款:
  • 對應中央政策研提計畫:請各機關就可對應中央之計畫積極爭取資源挹注,主動出擊,以期有效挹注本市資源。
  • 掌握中央時程並積極配合中央視察行程:有關中央機關及立法委員為瞭解計畫內容蒞臨實地訪視行程,請主政機關做好接待及簡報資料準備,必要時可安排府層級長官接待,提高補助可能並展現本市建設成果。
  • 善用北辦管道,爭取立委協助:請各機關善用北辦管道,利用立法院定期會、臨時會前提送請求協助說帖,以增加獲得中央補助機率。
  • 有關前瞻基礎建設:
  • 隨時掌握中央前瞻基礎建設之動態發展:行政院即將於今年下半年提出「第二期特別預算」送立法院審議,因此除請各機關依510日行政院會決議加速第一期計畫招標發包作業之外,由於國發會也將針對目前計畫全盤檢視同時建立退場機制,因此請各機關留意中央動態,提升市政建設發展。
  • 爭取中央休閒運動補助計畫:繼花博之後,2019東亞青年運動會是本市下一場國際盛事,也是臺灣舉辦國際運動賽事的第一哩路,請運動局加速爭取中央預算,提供市民更好運動環境。
  • 加強策略研擬、落實獎勵機制:
  • 加強幕僚策略研擬,掌握中央補助方向:由於競爭型補助款以各縣市財力分級給予適當比例,因此請財政局進一步比較其他五都獲中央核定計畫型補助款預算數以及各佔六都之比例,期能掌握本府每年趨勢,俾利進行滾動檢討。
  • 督導提高執行率:有關106年爭取績效方面,包括都發局、觀旅局、客委員、原民會等機關較為落後,請加強爭取以挹注市庫資源。
  • 適時反映中央,降低地方自籌款比例:雖然爭取中央補助款有助減少市庫負擔,但各項計畫型補助款中央補助比例均為不同,請各機關爭取計畫前評估市庫負擔之效益。舉例來講,衛福部「中低收入失能老人機構公費安置費」僅補助本市16%,高達84%需編列地方配合款,不僅造成本市財政負擔,也減損中央補助地方之美意。因此,為避免發生「中央請客,地方買單」疑慮,請財政局研擬說帖,必要時透過北辦向中央適時反映,拉高中央補助比例,較符合地方期待。另外,張光瑤副市長也提示,臺中正處於建設期,以財政借款推動重大建設是無可避免也是正確創造性支出的做法,然而中央對直轄市與縣市債務管理考評機制反而造成本身無法借款之縣市分數竟然比有能力借款之縣市還高,顯示評比機制不夠週延,也因此請財政局於適當時機向中央提出建議。 
  • 黃景茂秘書長針對今日專案報告提示:未來各機關爭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時需注意於簡報介紹時,務必針對中央部會核心價值事先掌握並與清楚整體論述計畫坐落本市的區位與定位,畢竟中央對臺中並非十分了解,以綠空鐵道為例,中央可能對此計畫的坐落位置及重要性未必全盤透澈了解,因此透過加強計畫定位與重要性的論述,將有助提高爭取成功的機會。此外,目前市府已有標案管制作業,後續亦請各機關持續針對估驗與決算作業及行政作業進行改善,致力提高執行率,維護良好之施政品質。
  • 針對專案報告林陵三副市長提示,臺中此次爭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能有如此佳績,首先要感謝市長的領導,市府團隊自103年底上任後便馬上規劃「2025臺中好生活旗艦計畫」,各機關於計畫訂定完成後便積極執行。例如,過去於汛期時臺灣大道七段(靜宜及弘光大學門口))常因雨成災,在水利局等局處積極改善、設置滯洪池、截留設施等,從此杜絕淹水情形,市府其他各局處也都依照計畫各司其職,也因此在105年本市許多建設成績都在媒體上顯露出來。而剛好106年中央提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市府即可快速提出爭取中央補助之計畫,這就是「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此外,也要感謝臺北聯絡處,儘管人手不足但卻績效卓著,每次市府團隊要向中央提出報告之前,都能得到第一手資料,讓本府團隊很快能提出周全的準備爭取佳績,也讓本府在前瞻計畫中獲得中央迅速的回應。以臺8線臨37號道路即將通車為例,正是因為北辦積極安排行政院部會與立法交通委員會共同會勘,才能有此成果,期待未來各機關均能再接再勵,創造更好的施政成績。
  • 市府擬訂食農教育自治條例(草案),除了是對議會的承諾,也來自於我的想法。現今社會相當重視食安,特別強調低碳環保與在地食材,更進一步則是要「吃出故事」,從產銷履歷了解餐桌上的食品是怎麼來的、賦予食品豐富的故事,這也是價值之所在。此外,我認為食農教育應有「三食」重點,除了「食當季、食在地」、也要「食故事」,而這個就要透過教育從小扎根,透過營養午餐讓學童吃到臺中在地、當季、有故事的水果,加上戶外教學帶孩子到農場體驗,我相信這些都是相當好的食農教育,目前本市的農業發展基金就是要做這件事情,這也是法定項目之一。我們期盼讓農業政策融入教育課程,推行食物「從產地到餐桌」過程的各種實地體驗活動,積極將食品安全教育及珍惜食物的理念推廣至全市市民。
  • 散會(中午1213)


 

檔案下載(或附件)

相關連結(或延伸閱讀)

  • 市府分類: 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20-02-25
  • 發布日期: 2018-06-06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綜合規劃組
  • 點閱次數: 4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