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市政業務 > 市政會議紀錄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第335次市政會議紀錄(4月9日) :運動局專案報告「運動局成立週年專案報告」

【本次會議摘要】
專案報告:運動局專案報告「運動局成立週年專案報告」

 

 

 臺中市政府第335市政會議紀錄

  • 時間:10749日(星期一)上午9
  • 地點:臺灣大道市政大樓9樓市政廳
  • 主持人:林市長 佳龍         
  • 討論提案:(如附件)                           指(裁)示事項:
  • 昨日全國首創的「臺中市義交之夜」演唱會於圓滿戶外劇場舉辦,我也到場共襄盛舉,感謝義交們全年無休維持交通秩序,保障每位市民的安全,讓臺中更宜居好行。自我上任後便秉持「警力有限,民力無窮」施政理念,靈活運用義交協勤並持續增加協勤經費、改善義交各項福利及保險、強化值勤安全保障以及制服、警笛、指揮棒、LED新式警示配件等專業配備,盡全力保障義交應有的權益與福利。在現代社會中,民力支援是很重要的,它是政府成功運轉的重要助力,也是民主政治社會成敗的力量,唯有政府與民間力量一同努力,才可以發揮最大的功效,讓社會更好。
  • 市政進展分享如下:
  • 捷運藍線可行性報告通過實質審查,建設定案:軌道運輸是一座城市的交通基底,但軌道運輸一定要有路網,過去因為臺灣大道BRT的存在,造成交通部否決捷運藍線,因此我們化危機為轉機,將BRT轉為優化公車道,不僅減少車禍案件也吸引更多市民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終於在上個月底,捷運藍線成功通過交通部審查。目前藍線第一階段的規劃海線端點落在沙鹿車站,行經臺灣大道與捷運綠線在市政府站共站,再進入市區與山線鐵路在臺中大車站共站,整條藍線與綠線形成十字軸線,臺中的軌道建設已然成形,也彰顯了中部區域治理的成果。
  • 日前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兩段高架化「大安至大甲」與「房裡至大安」主線工程完工通車,不僅提供地方鄉親安全、快速、便利的用路需求,也串聯臺中至苗栗的生活圈,整合區域聯合治理,提高中彰投苗共同發展願景。臺中有內、中、外三環,市府也積極擴大三環三線各段,譬如國道四號將延伸到潭子段,國道一號可直接連接到74號快速道路等,透過智慧交通網串聯四通八達軌道及公路網,讓臺中得以永續發展。
  • 「中進中出」再下一城,614日起臺中天天直飛日本:經過市府持續努力,臺中國際機場目前已有多家國際廉航陸續進駐營運,目前除了韓國首爾、越南河內有直航班機外,現在將多一個新航點-日本東京,日前(42日)華信航空已正式宣布臺中直飛日本東京的定期航班將自614日起天天開航,大幅免去市民前往日本旅遊、洽公的舟車勞頓,未來我們也將持續努力增加航點,甚至是曼谷、新加坡等,讓更多旅客可以中進中出。另外,本市成功爭取「2018臺日觀光高峰論壇」的主辦權,為能讓外賓留下美好印象並拓展觀光商機,請林陵三副市長督導觀旅局等召開跨局處會議,針對行程規劃、合作飯店以及如何與花博活動進行結合等面向加速規劃,因為花博是臺灣的花博,也是這2年吸引大量國際觀光客的機會,讓論壇活動與花博結合,將可使臺灣成功站上國際舞臺,也因此市府團隊要全力以赴、去除本位主義,共同為臺中的發展而努力。
  • 「中臺灣電影中心」42日正式動土,「中臺灣電影推廣園區」計畫開始完整:為使臺中影視音產業蓬勃發展,我們規劃完整的中臺灣電影推廣園區計畫,其中「中臺灣電影中心」工程已於上週一(42日)啟動;此外,位於霧峰的「中臺灣影視基地」工程進度也已達約76%,大約今年中可完工,透過這些硬體建設築巢引鳳,吸引技術人才群聚,將會帶來相當大的磁吸效應,讓臺中的影視音、ACG(動畫、漫畫、遊戲)產業整體發展。
  • 今天分享的幾項建設計畫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需要時間來完成,但它們都正在實現,每一項政策的提出與活動的籌備,我們都在思考能夠留下什麼資產。臺中正處於大建設時期,許多改革與建設都是從零開始;面對市民質疑,我們要提出具體規劃,爭取市民信任。其實只要政府持續整備環境、招商引資,便能達到築巢引鳳的效果,人民也會看見市府的努力。以烏日地區為例,除了新光人壽投資28億元興建臺中傑仕堡大樓外、吸引力生活事業規劃進駐的「ATT 4 FUN」連鎖購物中心目前也正進行環評程序;而在城區也有李方艾美酒店進駐(預計今年完工);勤美綠園道一帶也有臺灣首家頂級國際品牌「InterContinental Hotels & Resorts」落腳,臺中的發展已然成形。
  • 體育運動的發展,政府的重點工作是要提出整體考量的體育運動發展方案,從運動政策的層次(願景、目標)逐步推展到運動建設(時間、預算到位),這是我們成立運動局的目的,也是我對運動局的期許。運動局是市府團隊上任後成立的第1個新局處,運動除了與健康息息相關外,它還是擁有龐大經濟的產業,特別是運動明星的加持帶來經濟效益非常巨大,面對臺灣在外交上的困境,運動不僅是我們的另一項出路,透過運動團結國人進而立足於世界,也能讓臺灣在國際上得以有生存與發展的空間。臺中具備先天良好的氣候條件與後天便利的交通設施,市府團隊以整體觀點進行運動政策的規劃,也考量到運動發展需要土地,因此研議於公設保留地興建運動設施以及學產基金的學產地作為運動場所等方式盤點出許多空間施作運動設施充實本市運動場域的同時,也能解決臺中大型運動場館旁缺乏提供練習場地的問題,讓運動員免於舟車勞頓。此外,我們也積極搭配中央政策、爭取中央預算實踐「健康市民」、「卓越競技」與「活躍臺中」的目標,並透過運動賽事舉辦團結國人齊心,讓運動作為國家的出路,使臺灣立足世界。
  • 今日運動局「運動局成立週年專案報告」裁示如下:
  • 硬體方面:
  • 目前本市運動設施場館正處於全面整備階段,不僅競賽場館規格、量體、功能須符合國際賽事規範,練習場館及附屬設施也應一併納入規劃。請運動局、地政局、都發局等相關局處組成專案小組完整檢討,必要時也請主動向國內各單項運動協會專家請益。
  • 中央現正進行現有場館整合,發展分區國際級運動賽會園區,「中部區域」本市責無旁貸,因此我們提出「中部運動園區」興設計畫,請運動局於今年底前完成中部運動園區興設計畫先期作業,積極爭取中央核定整體計畫。
  •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是培育國家級選手、教練的重要據點,請運動局主動向中央提出建議,請求加速評估在本市設立「中部訓練基地」。
  • 軟體方面:
  • 在地健康老化是臺中樂齡政策核心,除了衛生局與運動局合作的樂齡「動健康」持續推動(去年已在仁愛之家成立第1個「銀髮族運動據點」),也請社會局加入行列,評估結合長青快樂學堂(健康)、長青元氣學堂(亞健康)增設「銀髮族運動據點」,培養長者運動習慣。
  • 「國民體育法」規定員工500人以上的機關、團體及企業機構要聘請體育專業人員,請運動局帶頭推動,運用退役人才資源,逐步讓運動指導員制度導入社區。
  • 運動教育以及競技運動選手、教練培育:在學術方面,請運動局擴大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合作面向(包含競技、學術、產業),除訓練、比賽器材場地之外,也可借重其國內外學術資源以及接辦大專體總各單項運動委員會經驗。此外,也請加強與本市其他大專院校的合作,共同推動體育學術相關活動。
  • 籌辦賽事、移地訓練:籌(協)辦賽是加速運動發展的要徑,除了提供選手切磋競技的平臺(以賽代訓)外,也可累積本市籌賽事經驗,因此請運動局主動洽全國體育運動總會擴大合作,引進各單項運動協會資源投入臺中。
  • 與國際運動交流:「2019東亞青奧」是本市舉辦的第1個國際性綜合運動賽事,也是我國首次承接奧運體系賽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免影響籌賽進度,請運動局儘速完成籌備計畫書修正報院核定。另外,此次賽事主題訂為YOUNG & GREEN,除了藉此充實本市國際賽事標準場館外,也請運動局結合城市行銷加強宣傳;此外,包括規劃以3C回收產品製作獎牌等籌備事宜均應加速辦理,以因應賽事之到來。
  • 運動服務及產業發展:
  • 目前市府已與中國醫大合作規劃成立運動醫學中心,請運動局積極運作專案小組,確保在2019年前成立,為東亞青奧備好選手後勤服務。(辦理機關:運動局)
  • 另外,運動科學與運動醫學的專業需要統合,才能提供運動員最完整支援,在實體中部運動園區成立前,請運動局先在「運動防護區域醫療網」的基礎上與產業界、醫療界建立團隊式、組織化的運作預為準備。
  • 結合賽會及博覽會形式推廣運動與產業是創新互利的方法,請經發局協助運動局,媒合自行車、器材、醫療等相關康健產業以及運動協會、交流會,讓以運動賽事為主題的博覽會能在臺中開花。
  • 松竹路與崇德路口的文教七用地上原本規劃興建籃球中心與北屯國民運動中心,將一塊土地切割成二塊使用,考量原規劃籃球中心八千多個座位可能閒置,為讓空間做更有效運用,我們將原本位於第14期重劃區的巨蛋興建案遷移至此,請運動局結合北屯國民運動中心及室內籃球館打造「三合一運動園區」,未來可作為大型運動賽事及藝文表演、展演或集會場所,並可供一般民眾運動休閒及選手培訓使用。
  • 請運動局針對本市國民運動中心與運動公園政策進行檢視,採全市性角度規劃,以落實臺中成為名符其實之運動城市。
  • 針對今日專案報告,黃景茂秘書長提示:發展運動,場地是要克服之問題,請運動局統籌、都發局協助,針對全市可運動之場地如學校空間、公有空地等,以不同年齡層為考量,採14個運動分區之概念興建運動場館或設施,讓市民就近依本身不同性質使用,打造臺中成為運動城市。
  • 散會(上午115)


 

檔案下載(或附件)

相關連結(或延伸閱讀)

  • 市府分類: 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20-02-25
  • 發布日期: 2018-04-18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綜合規劃組
  • 點閱次數: 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