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研考業務 > 研究發展業務 > 研考會委員會議紀錄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111年第2次委員會議紀錄(111.6.17):教育局專題報告「新冠肺炎疫情對學童身心影響與輔導機制」

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11年第2次委員會議紀錄

壹、時間:111617(星期五)上午10

貳、地點:多媒體簡報室

參、主席:吳主任委員皇昇(黃主任秘書銘暉代)

出席人員:(如附委員名冊)                紀錄:林怡秀

肆、主席致詞:()

伍、本府教育局專題報告「新冠肺炎疫情對學童身心影響與輔導機制」(略)                                                                         

陸、各委員建議事項:

吳委員幸玲:

一、因應線上上課時間拉長,如何主動辨識學生在家狀況?如何了解學生的需求?建議初級輔導中研發「線上生活評估量表」,找出學生輔導的需求,並安排各班導師針對所有學生逐一視訊輔導,同時與家長保持聯繫,以瞭解學生在家學習、生活狀況與問題。

二、學生是否因為與家長互動增加而使摩擦頻繁,甚至導致家暴?導師該如何在第一時間掌握狀況?針對有遭遇家暴紀錄者,或經評估家暴高風險家庭,或弱勢家庭,提供該學生直接聯繫導師與輔導室的方式,以利學生緊急求救。若有可能,安排該生到校參與視訊線上課程,以避免因為與家長較長時間相處,增加摩擦受暴機率。

三、為避免學童對於曾經確診學生的歧視與排擠,建議輔導室應更主動介入協助確診學生,一對一評估與對談。

 

周委員天穎:

一、弱勢家庭的資源相對較少,較需關懷,如原民偏鄉部落,教育局應有所掌握,並雪中送炭,給予更多的照顧及協助,而相關資訊之掌握則應重視資安、個資及隱私問題,以避免外流至網路或媒體。

二、現在家庭最擔心是孩子確診、疫苗有限恐沒機會打到,又因學校實施遠距教學無法到校施打,因此建議教育局公佈配套措施,及早告知家長以安定民心。

 

余委員致力:

一、輔導工作需由學校、老師及父母合作協力,惟不論老師或父母皆可能有所限制和負荷超載,建議強化同儕朋友的功能,發掘有輔導需求的學童,可參考「自殺防治守門人」、「真愛生命守門人」的概念,建立人人都是守門人防護網。

二、另建議培養同儕的力量,加強其辨識問題的敏覺力,及照顧他人的能力,可及早察覺到情緒低落、潛在危機的同學、身旁朋友,並即時給予協助。

  

林委員建元:

一、學習是積累的,疫情期間學習效果大打折扣,無法扎實基礎教育應具備的能力,甚至嚴重落後(far behind),如數學根基沒打好,後續學習效果更差。因此從此角度來看,建議教育局參考美國於回復實體教學後,針對學童的基本能力測驗,了解遠距教學而造成嚴重落後的科目、落後的程度,以研擬補救措施及機制。

二、疫情至今仍為進行式,但為減少疫情對學習的影響,應更積極的回頭檢討過去的做法,研擬針對疫情的課程、教材設計,如此即使疫情再度發生也能應對。

三、疫情期間家長無收入,易產生負面情緒影響學生,或許是問題的根源,應檢討社會經濟環境及救濟的方法上是否對症下藥,深入了解背後因素,而非僅看到問題的表徵,才能找到對應的解決辦法。

四、因為疫情的隔離,人與人之間交流互動減少,造成群育問題,疫後應思考如何補救此負面效果。

  

陳委員敦源:

一、從政策管理的角度而言,疫情不確定性高,反覆延燒,對於公共政策影響甚距,在資源不足且問題複雜的情況之下,不可能每件事都處理,應找出重點、焦點,責成相關機關研擬改善之道。例如在教育問題上,有2個階段小朋友最易受影響,因國小三年級至四年級、國小六年級至國中一年級間課程是跳躍學習的,需更聚焦處理,而非隨著新聞媒體報導、議員質疑起舞。

二、政策執行的提醒需要是可操作,亦即從政策引導角度提供民眾可行的建議、做法。例如遠距教學期間孩子賴在床上上課,造成親子關係緊繃,可建議家長將書桌及電腦移至書房、離開臥房,協助找出方法改善而非只宣導應維持親子關係。

三、疫情期間,民眾普遍對疫情相關訊息敏感,建議教育局可利用個案通案行銷,藉由社群網路討論或家長的回應,行銷、分享疫情個案處理,讓彼此之間相互學習,解決問題。

四、病毒不斷變種尚未流感化,教育局在宣布、告知、啟動的過程中,應對目前狀況予以記錄,檢討成功、失敗的配套措施,建構發展SOP

  

陳委員秋政:

一、新冠疫情迄今,市府每天都需面對處理新的問題,如心理諮商輔導是著重於過程及內容,所做的整備、執行非從數字就可令外界了解處理的困難度及深度。因此為讓市民可感受與理解,除了數字上的呈現,對於相關橫向聯結、資源配置、問題的解決等應提出淺顯易懂說法,以展現市府有別於其他縣市處理事情的態度、經驗及成熟度。

二、目前在推動學童身心影響與輔導機制著重規劃及執行,建議進一步採「問題導向」觀點,從上述機制的推動狀況,分析「有哪些問題是現有機制無法完善回應的?」、「有哪些資源配置?」、「有哪些跨局處協調的困難?」、「教育局是否有哪些創新作為受限於體制而難以開展?亟待突破或府一級支持?」,於政策研討的平台上共同腦力激盪、構思精進作為。

三、人群互動對學齡兒童是很重要的一環,而在疫情期間教學朝網路數位化進行,因此建議了解網路社群的互動衍生的問題,並思考未來的準備工作。

四、建議發展學校機構、民間團體、家長團體之間的夥伴關係,盤點相關資源,並作嘗試性的分工,以此夥伴關係為基礎,更可進一步推展其他面向的合作。

 

楊委員朝棟:

一、建議加強府內各局處的橫向溝通、團隊合作,並垂直整合資源、公私協力,以及系統性的連貫(行政面、機制面或資訊系統),俾利迅速因應疫情之變化。

二、疫情期間普遍使用線上教學,學習環境顯得更為重要,應留意教學的資訊上是否有數位落差,並改善補強網路通訊的品質,以提高學習的效益。

三、線上教學無法等同實體教學,影響較多的為實驗或互動式的課程,可透過評量評估學童學習之效果,並研議於後續暑期輔導予以補強。

四、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此波疫情對於其身體健康及心理方面的影響,教育局應能更清楚的掌握,並明確的因應。

 

劉委員立偉:

一、學童視訊教學,父母陪同的角色顯得重要,建議教育局提供相關陪同的指引,說明如何協助、輔導的要領,以提升整體學習的效果。

二、自疫情爆發以來,戴口罩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可能還要延續一兩年。許多小一、國一、與高一新生入學後,因戴口罩之故,同班同學彼此長相如何,難以熟悉辨識,可能只有在中午用餐或視訊教學時才能看到對方長相。長期而言,對同儕之間的相處與人際關係之建立恐有影響,建議教育局深入研究探討,並提出因應之道。

三、疫情嚴峻期間透過網路視訊進行停課不停學的教學,對於弱勢家庭無法有適當的電腦與網路設備、家中有多位孩子同時需要多套設備、或位處偏鄉網路服務不足處,是否有相關對策,讓學生有效參與視訊教學,改善數位落差的問題。

四、實體上課與視訊教學的評量成效存在落差,且不同的學校評量的方式不同,有些學校取消評量,有些學校線上評量,另有些要求到校評量,建議教育局有一致性規範,建立整體性評量標準,供各校依循。

 

柒、主席裁示:

一、疫情期間網路社群互動逐漸頻繁,請教育局加強學童的教育訓練,培養判斷辨識訊息真偽的能力。

二、遠距教學造成數位落差及教育落差的問題,影響弱勢學童學習,請教育局研擬疫後補救教學或加強措施,給予補助資源及適當的指引。

 

捌、臨時動議:()

玖、散  (上午1157)

檔案下載(或附件)

  • 市府分類: 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22-07-05
  • 發布日期: 2022-07-05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點閱次數: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