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市政業務 > 市政會議紀錄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第243次市政會議紀錄(3月21日):民政局「強化區公所職能」

【本次會議摘要】
專案報告題目:「強化區公所職能」;

 

臺中市政府第243次市政會議紀錄
壹、 時間:105年3月21日(星期一)上午9時
貳、地點:臺灣大道市政大樓9樓市政廳
參、主持人:林市長 佳龍
肆、討論提案:(如附件)
伍、 指(裁)示事項:
一、 有關「首都減壓、國會先行」,亦即立法院遷建臺中一案,很開心獲得跨黨派的支持,不管是立法院的黃國書立委、顏寬恆立委,或者臺中市議會國民黨團、民進黨團,都已提案;議會並要求市長與議長連署支持,成立推動小組,帶動中部發展。
(一) 回溯歷史發展,臺中從清代、日治時期至二次大戰後,都是極重要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包括臺灣省政府與省議會,皆選址於中部,然而在86年推動凍省後,中部的發展也隨之停滯。
(二) 無論從國土安全考量,或是推動區域均衡發展,本人已倡議十多年,臺灣需要多核心的國土規劃,並提出「首都減壓、國會先行」的概念,希望推動臺中成為中部核心區。事實上,市府團隊的施政理念、推動的政策,皆以此為規劃核心,包括大臺中123計畫、2025臺中好生活13項旗艦計畫。
(三) 有鑑於地震引發土壤液化的討論、核安的問題、更遑論臺北物價過高、居住大不易,首都減壓已成為各方共識,由於國會自主,加上臺灣已進入高鐵一日生活圈,立法院遷建臺中,相對單純、最為可行。目前烏日高鐵特定區、成功嶺附近有許多機關用地,不會造成太大財政負擔;且臺中地理位置適中,立委來自全國各地,以此為中心點,交通便利。
二、 對應未來新政府的規劃,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將推動區域聯合治理,將各縣市分四大區塊,中央政府將優先支持區域合作案;例如:中部交通網絡的鏈結,將成為中央政府優先推動的策略。而立法院遷建的可能落點-烏日地區,是中彰投的重要樞紐,如市府規劃的大臺中123等交通路網建設,都可進一步向南延伸至彰化、南投,串聯跨縣市的交通路網;在區域合作方面,防災、食安、觀光旅遊等也都是發展重點。
三、 接下來就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合作進行說明:
(一) 上週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出席磐石會,該會成員以中臺灣上市上櫃公司為主,是臺灣產業真正的競爭力所在,全球有三分之二的精密機械工業產值源於臺中,蔡總統提及,在她的五大創新研發計畫中,以航太結合精密機械產業,發展完整的產業鏈,以提升整體產業能量,並將中臺灣發展為全球智慧機械之都。對應新政府規劃發展中臺灣成為全球智慧機械之都,我們上週已先行邀集產官學界共同召開的「經濟諮詢發展委員會」,有詳細的討論,希望提出扣緊中央施政主軸的政策,讓施政發揮事半功倍之效。
(二) 請經發局就發展智慧機械之都,研提具體可行的規劃方案,俾爭取中央經費補助,例如提供水湳創新研發專區土地、設定地上權、或者設立總部、研發中心等方式吸引民間投資,做為航太、國防等產業的創研中心,也讓生產的零組件符合國際大廠的規格。
四、 與各位同仁分享一個重要的觀念:政府是一體的!臺中市政府就是要為所有的臺中市民服務,市民遇到問題時,不會區分屬於中央或地方政府權責。因此,我們應做好跨機關、跨局處的溝通協調,做好分工合作。近期有幾個成功案例,例如為推行「4年500公里路平計畫」,市府成立24小時待命的路平服務中心,也增加近10億元的預算,並推出路平熱點地圖,並就民眾抱怨、但中央轄管的路段,邀集立委、中央部會等成立協商機制,共同解決;而水利工程方面,像是筏子溪屬中央管河川,然而一年多來,在林副市長的督導下,水利局主動與水利署第三河川局協商,進行筏子溪治理,希望打造為臺中的迎賓河,成效已漸顯現。這也顯示,現代的政府要能將心比心、積極主動進行協調,以解決民眾的問題。
五、 溝通協商,不僅在於中央與地方政府,也需落實於市府與區公所之間,我希望每位區長都成為小市長、區公所成為小市府,因此,各項資源也要到位,做好第一線的為民服務。所以,市府透過權、錢、人下放,以及每季召開區政座談會,提升區公所的行政效能。包括市府去年的預算編列,大幅增加各區可以運用的小型工程款;增補清潔隊人力,考績50%交由區長考核等。然而,資源下放,也希望各區長要權責相符,我成立了包括各機關局處長、各區區長在內的即時通訊群組,就是希望區長要即時回報問題,最近東區干城公園出現垃圾無人清理、豐原掃墓專車配套措施不足等情況,其實都可以藉由本項平台告知本人。臺中市面臨廣域治理的問題,必須縮短城鄉差距、才能帶動區域均衡發展,我希望區長作為第一線與基層民眾接觸的人員,應擔負市府「耳目」與「雷達」等功能,只要是發生在區內的事情,區長就有責任與義務要處理,最重要的就是把民眾遇到的問題當作自己的問題,並輔以市府的機制,讓民眾的問題獲得解決。例如,原市區較不需要反射鏡,是因為道路規劃相對得宜,但原縣區部分地段的道路設計不盡完善,因此反射鏡的裝設格外重要,避免民眾駕駛時發生危險,為一次解決民眾根本需求的問題,去年底我們請交通局統整各區反射鏡需求,以1千多萬元的經費,增設312座反射鏡,讓危險的交通路段獲得改善,並達到「路平燈亮水溝通,人本互助效率好」之民眾基本需求。以下就今天民政局「強化區公所職能」專案報告,進行裁示:
(一) 為使區公所扮演市府反映民意的重要耳目,經過多次協調會議討論,計有7個機關19項業務下放到區公所,小型工程款於104年僅1.9億元,透過辦理追加預算、動用二備金等方式,提高到今年的4.2億元。請潘副市長協助督導民政局,持續檢視各局處權、錢、人的下放、一定要到位,讓區長成為真正的「小市長」,承擔所有的權責。
(二) 請各局處指派副首長以上人員,最好是局處首長,發揮愛鄰守護隊的精神,擔任區長討論業務窗口,成立橫向聯繫之平台,以利權力下放,業務執行順利。各機關也應將委託業務之作業程序、辦理要領及有關法令,送公所知照,並持續輔導各區辦理教育訓練,強化第一線服務人員專業知能。
(三) 本府在101年訂定「臺中市政府所屬機關權限委託辦法」,並於今年3月(第241次)市政會議通過附表的修正案,賦予各區公所更完整權限。請公所配合執行,也請各機關務必與各區進行溝通協調分工合作。
(四) 有關建設局委託原市轄八區維護管理一公頃以下公園廣場綠地,請建設局確保公所獲得必要之經費、人力與機具。此外,部分區公所委外辦理清掃作業,亦要訂定巡檢機制,並有廠商違約罰則及緊急處置辦法。請建設局加強督導,落實維管工作。也請研考會不定時抽查區公所承接此項業務之成效,直到穩定上路為止。
(五) 為發揮「行動領導」精神,今年開始,市府每季召開「區政座談會」,本人親自主持,分山、海、屯及市區舉辦,邀請區長及相關局處首長,一同討論並解決各區棘手問題;依施政輕重緩急順序進行處理。
(六) 為強化清潔隊、環保志工兼受區公所指揮調度,各區清潔隊長的考績50%,由區長進行考核。此制實施一年後,請民政局邀集各區區長及環保局,檢討此措施之成效,以落實各區環境清潔及災後復原能力。
(七) 區長與基層關係最密切也瞭解市民需求,各機關召開重要會議,可依性質及實施場域,主動邀請區長與會討論、反映地方民意,以精進市府施政品質。
(八) 為加強區公所與民互動,同時強化小市府功能,請民政局研議規劃「一日小區長」的主題課程或體驗活動,邀請學童或青年,跟隨區長腳步,深入體驗地方特色,並從中瞭解區公所扮演為民服務的功能角色,拉近市府與市民的距離,讓市府政策推動更具成效。
陸、散 會(上午10時30分) 

  

檔案下載(或附件)

相關連結(或延伸閱讀)

  • 市府分類: 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20-02-25
  • 發布日期: 2016-03-21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點閱次數: 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