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研考業務 > 研究發展業務 > 研考會委員會議紀錄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106年第2次委員會議紀錄(106.04.19):社會局專案報告「國際NGO中心策略規劃」

【本次會議摘要】
專案報告:社會局報告「國際NGO中心策略規劃」


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06年第2次委員會議紀錄
壹、 時間:106年4月19日(星期三)上午9時30分
貳、地點:本會大會議室
參、主席:柳主任委員嘉峰
出席人員:(如附簽到表) 記錄:林怡秀
肆、主席致詞:(略)
伍、本府社會局專題報告「國際NGO中心策略規劃」(略) 
陸、各委員建議事項:
李委員漢銘:
一、國際NGO領域不要忽略cyberspace上具有影響力之NGO,如ICANN、APNIC、OSF、W3C等,在網際網絡發展的組織,如同虛擬聯合國,有很多NGO運作,可讓臺灣較易與國際組織連結。尤其可配合APNIC2017年會在臺中舉辦活動共同推動。
二、群聚部分如何產生效益,首先透過幾個領域連結,後續建立臺灣NGO資料庫,成為單一窗口,便於與國外合作。
三、國際NGO進駐應配合交通、生活、子女教育等雙語環境營造,並考量親人就業問題。
四、本計畫在國內組織鏈結上應予加強,不應侷限於臺中的組織,以達區域平衡發展。
廖委員宜恩:
一、簡報第20頁介紹光復新村「基地內環境資源」,提及眷村獨特文化活動,惟光復新村應為公務員宿舍,非軍眷宿舍。
二、農業試驗所為臺灣農業技術發展先驅,政府目前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可在計畫內強化農業科技、環境生態保育的特色及其對國際社會的擴散效應。
三、國家實驗研究院的「臺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設於中科園區,每年舉辦國際防災的研討會及研習營,建議可連結這些資源成為本計畫之特色。
陳市政顧問玠甫:
一、國際性組織進駐期程、軟硬體規劃及招募作業等應有更清楚的資訊,以利民間組織協助宣傳、推動此方案,並應考量交通動線之便利性。
二、建議辦理國際研討會,借以連結、帶動國際NGO。
林市政顧問明優:
建議結合民間社團力量共同推動、運作,以回饋社會。
賴委員靜嫻:
一、指標性NGO的成長是包含社會文化、生活樣態長久養成,國際NGO中心讓臺中融入全世界指標性NGO,提高臺中在世界的能見度,有助於與國際接軌。
二、光復新村原規劃很好,但目前似乎為閒置資產,若規劃為國際NGO中心做為國際使用,並加入現代思維,則提高CP值。市府在規劃上、溝通上皆需更為費神,軟體上,各個NGO屬性差異甚大,都有它的knowhow,其投入是一種價值,有些投入環保,有些則在意人權,惟在中南半島強調的價值較不明確,在區域及期程上的規劃、進駐比例、不同屬性之交流,就如同招商皆需再細部規劃。
三、NGO成員來臺適應問題,建議設置類似1999單一窗口,解決跨域問題。
翁委員瑞宏:
一、臺灣目前面臨國際外交的困境,不僅該以臺灣之名,甚至要以臺中城市之實,來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以臺中在東亞的特殊地位,來打造臺中為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 的中心,必須要先具備雄心壯志,要企圖使臺中在未來成為區域、甚至是全球性的焦點,更長遠地向世界推展所謂的「臺中價值」。
二、未來臺中打造INGO中心後的相關事務若歸屬地方辦理,則應該由哪個專責局處或層級,在日後常規地來執行與INGO互動的機制,甚至負責資源的統籌分配,或者促成民間NGO產生合作聯盟,如同美國國際開發總署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ID) 的角色,建議可在日後成立INGO國際事務委員會。
三、市府各局處應就業務特質,盤點在臺中運作的NGO是已加入全球性的組織,或與其他國家組織有進行互動。我們不應該讓城市裡的NGO不清楚市府在推動如此工作,忽略他們能協助推動的力量;市府須建構與在地NGO之間的對話機制,尋求其助力。
四、公部門除空間之規劃以外,吸引INGO來臺中設點的策略,應包括臺中作為INGO中心的條件分析,以及臺中在全球化亞太區域地位之比較;這涉及臺中在全球化的角色中,城市所展現出的輻射力和吸引力,甚至臺中所產生的影響力是否能夠擴大至超越政治與國界的束縛。
五、在邁向INGO中心的目標上,臺中應將世界當成一個舞台,並且充分發揮現有的人才與資源競爭力,配合地理優勢,找出正確的自我定位,並分析與其他競爭者的實力差距和限制。其次,臺中必須發展具有知識經濟價值的智慧產業和服務業,來支應日後國際性組織在臺中生根甚至拓展的需求。
六、對於內在環境的問題,亦應提出評估與解決之方法,包括策略運作是否健全、自有財力是否充足、人才參與與訓練是否可以支撐、相關國際資訊是否暢通、甚至如何排除中國的干擾與打壓。此外,應當務實地看待與借鏡目前於美村路所欲創建的NPO中心面臨之問題。
七、NGO之聯繫與合作「跨越國界」的議題,在去官方化的色彩之下,可以做到政府性組織所做不到的事情,在每個價值領域都可以產生極大的影響與決策能力,尤其是在醫療衛生、教育安養等部分。當臺中在思索以城市之名來創造國際合作舞台之時,應先界定出臺中的軟實力,尤其在知識經濟、民主與人權價值、以及以NGO作為主體的社會交流等三方面,並針對組織內外部環境進行分析,擬定與執行協助INGO之發展策略,最後評估整體績效。另,若當INGO的理念或價值觀點與「臺中價值」背離時,是否有令其退場之機制。
八、多數NGO是非營利組織,他們的財源來自於募款,募款受各國文化、法律、社會背景等約束。臺灣的NGO之成立必須待政府審核通過後才可以註冊成立,而歐美國家對於NGO的運作態度是開放的,只要公民社會的成員有共同的目的,無須向政府登記即可成立與運作。這部分的差別是否會對於INGO在臺中發展時產生限制,須要法制局或稅務局協助釐清。另外,臺灣的NGO所開立之捐款收據均可扣免稅款,倘如INGO在臺中未向政府登記並接受審核,如何應對其日後接受捐款之差別性。再者,臺灣民間社會有一種心態,即是資源應該留在國內使用,如此是否對於INGO從事國際援助有排斥效應,亦需評估,並思索如何化解與國內相似團體對於有限資源之競合。
九、鼓勵在地企業捐款成立資助型基金會,以支持在地團體或個人參與INGO,甚至資助學生參與國際會議,以培養年輕人成為日後投入INGO的骨幹,加強參與國際組織的人才培訓,包括語言、組織國際會議、國際禮儀、國際議事規則等方面的能力培養。
十、地方民眾甚至團體鮮少與INGO有互動的模式,或者有實際共同合作的經驗。而INGO團體成員多元,一旦有機會進駐臺中,需要理解更多元的文化內涵,並且鼓勵城市裡的民眾在投入國際性公共事務時,也提升本身對於不同文化與議題的敏感度,保持尊重之態度。
李委員長晏:
一、從策略分析角度而言,社會局必須思考臺中有何吸引力能讓國際NGO願意在臺中扎根?國際NGO進駐臺中市霧峰的基本需求、如何生活、如何融入在地社區生活?經盤點後,市府可以提供協助策略,如在地生活及產業資訊、在地接應網絡(協助融入)、相關社群資訊、推動社區與國際NGO體驗交流活動,同時應思考如何進行推動介面整合,如虛擬資訊流通總平臺、地區資源盤點、國際人才培育相關活動、地區相關互動平臺、閒置空間活化及利用協調。
二、從策略執行理念而言,以有機鏈結─推動在地聯絡網牽手國際NGO共同積極參與城市治理。於地方推展上,宜配合臺中地區整體空間與產業特性下,讓區域的自然與人文環境、社群組織、產業資源,甚至國際NGO移民(返鄉者)之間有最妥適、友善互惠的鏈結關係,以創造最大地方福祉。在具體作為上,臺中市政府及社區組織作為地區NGO產業發展及人才培育的對內/對外交流及推動平臺,強調區域內霧峰地區生活、文化、社會及產業面向、921地震博物館、復興國小、光復新村青創基地、在地社區聚落、及國際NGO園區之間相互網絡建構及交流整合。
三、提出臺中市設立INGO,甚至是臺中市做為國際NGO總部的政策論述和政策說帖,宜就臺中市在臺灣都會走廊中的發展定位、中彰投苗區域NGO/NPO資源鏈結整合、臺中市在全球化亞太區域地位之比較、臺中市與國際接軌的參與經驗、打造臺中市做為國際NGO總部的具體作為(如:打造臺中市成為全球地方議員論壇)等議題進一步分析研擬。
四、未來臺中市參與國際NGO營造城市外交的可能作為:
(一)組織NGO國際論壇:國際NGO在全球政策上的發言力量已越來越受重視。目前聯合國之正式會議如婦女、環保、醫療、開發等全球會議,一向都另設「NGO或社會論壇」,邀請INGO和各國的NGO與會,從而將決議列入大會議程,加以討論。
(二)扮演國際NGO的領袖角色:透過設立國際NGO中心作為走入國際社會的重要基礎,將此中心視為臺中市的舞台,提供國際合作最佳的人力和貢獻,從而能在INGO中扮演領袖角色。
(三)成立政府基金支持之服務性基金會:政府基金支持之服務性基金會可以作為整合國內資源參與國際社會NGO之「動力火車頭」策略。市政府可思考協助成立類似的政府支持的基金會,一方面可以成為NGO的整合機制,另一方面可作為集結臺灣其他NPO或NGO的力量,確保公民社會力量與成長。
(四)打造虛擬外交國際空間:市政府可推動城市以「地球村」為名、地球村民為會員資格的全球性組織基地,廣闢臺灣與全球接軌的管道,參與全球事務的國際活動舞台。如成立類似「全球地方議員聯盟論壇」國際性組織。
邱委員俊榮:
一、目前在硬體建設規劃較為完整,但在軟體策略規劃部分有待補強。未來宜組織較有彈性的跨局處團隊的策略規劃小組,就吸引何種NGO、如何與國家及都市發展策略連結,甚至擬定特定方向或特色進行較高層次的規劃及推動策略。
二、INGO是提供在地青年接觸國際、建立國際連結、培養國際觀的良機,也宜規劃在地連結與在地參與。此外,新南向政策等國家重大政策正積極推動,可搭配相關國家面對的問題作為初期主軸方向。
三、引進民間資源之支援是很重要的,除提供資源外亦可強化認同,目前政府積極推動CSR(企業社會責任),是很好的社會資源來源。
董委員思齊:
一、NGO特性分為倡議型及服務型,倡議型的較易進駐,在策略上建議召開研討會、論壇,提出議題討論,多予倡議、宣傳,以促進國際交流、熟悉環境,待INGO硬體設備完成後即可進駐。
二、建議籌組推動INGO的NGO組織,設置於光復新村;倡議主題可與新南向政策結合,選訂城市發展、天然災害防治、政治與交通議題、解決貧窮問題、婦女安全及就業等一系列主題,由市府成立焦點性NGO團體主動發起倡議,加強與新南向國家交流,以維持臺中市成立INGO的能量。
柒、主席裁示:
一、資源整合共享很重要,從中央到地方共存共榮,不要從零開始。
二、國際NGO進駐如同招商,建議辦理說明會,宣傳相關資訊。
三、資源、策略及組織為推動政策之三面向。資源上,應思考整合串連市府各局處、民間、在地資源;策略上,計畫如何行銷、遊說及推動; 組織上,如何重組團隊、提高位階等,以上的問題與挑戰皆為下一階段需要討論解決的。
捌、臨時動議:(無)
玖、散 會(中午12時10分)

檔案下載(或附件)

  • 市府分類: 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20-02-25
  • 發布日期: 2017-04-26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點閱次數: 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