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研考業務 > 研究發展業務 > 研考會委員會議紀錄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108年第1次委員會議紀錄(108.03.21):環境保護局專題報告「臺中市空污改善精進作為」

【本次會議摘要】

專題報告:環境保護局報告「臺中市空污改善精進作為」

 

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08年第1次委員會議紀錄

壹、時間:108321(星期四)上午930

貳、地點:文心6-1會議室

參、主席:曾主任委員能汀

               出席人員:(如附簽到表)     記錄:林怡秀

肆、主席致詞:()

伍、本府環境保護局專題報告「臺中市空污改善精進作為」(略)

陸、各委員建議事項:

葉委員毓蘭:

一、環境保護應從教育著手,建議在學校營造環保教育場域,如在學校增設感測器,讓中小學生知道數據指標所代表的意義,如何因應改善,讓學童將訊息傳達父母,一起為環保盡心盡力。

二、 歐洲城市重視環保,在交通上使用非汽車之替代方案,建議交通局拉大自行開車與搭乘大眾運輸之福利差距,如提高市區停車費、調降公車轉運站附近停車費、善加規劃接駁公車、強化APP軟體功能等,讓民眾能感受到大眾運輸的便利性。

三、教育局應培訓學校環保教育之種子教師,並舉辦環保科展,教育下一代從小開始思考設法改善空氣品質。

 

許委員雅惠:

一、環保局於簡報中呈現多項空污改善作為,惟市長上任後欠缺宣傳,民眾無法感受,因此,教育更顯重要,建議透過校園空氣品質的監測,及教師與家長的溝通,皆可擴散市府對空污的努力,並聯繫家長需關懷與配合之處,此為不錯的宣傳溝通管道。

二、建議結合AI科技,研發小型、可攜帶的空氣品質監測器,讓民眾即時、機動性的蒐集資訊,以提昇民眾對空氣品質的知覺,並共同關注空污,更進一步教育並宣導後續改善作為,讓改善空污成為全民運動。

三、對於肺腺癌篩檢政策,請衛生局研議針對高危險群從業人員(如餐飲業者)之篩檢補助,以宣示對此議題之關心。

 

李委員君如:

一、教育是環境保護的關鍵,建議透過環境教育旅遊,以寓教於樂方式,提高民眾接受度,並結合教育資源共同協力推動,讓臺中成為空氣污染防治的環境教育典範城市。

二、建議環保局與重要的社群團體對話,以善意互動方式找到其角色、功能、價值與定位,透過經費補助,讓民眾有機會共同參與,或透過網路平臺聯繫訊息,讓民眾認知空污問題的嚴重性、有感政府相關的作為,及有感作為之後的改變。

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包含17項目標,其中第3項「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及第11項「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強調健康及安居的重要,建議政策行銷時重視此二項核心價值,與國際接軌。

 

林委員良泰:

一、研考會協助推動市政,提供政策研究發展的方向,建議各局處推派較具綜合性協調能力簡任以上層級人員,固定參加委員會議。

二、請環保局在污染源13個項目中,找出重中之重的執行策略,作為推動改善重點,再列入主辦、協辦機關,在業務推動上會較為精準。

三、簡報中PM2.5自100年至107年下降幅度很大,與民眾感受有些落差,其因素之一為標準的改變,請環保局將真實資料展現,增加未變更標準的曲線及變更標準之後的曲線,有助於找到問題所在。

四、臺中市空氣污染有自然及地區因素,若在曲線中增列2因素,可幫助民眾瞭解造成空污的主因是季節、風向之自然因素的影響,或是人為改變之地區因素所影響。

五、建議環保局增加新購電動機車的補助,以鼓勵首購者優先選擇環保之交通工具。

六、推動大眾運輸對於環境保護是非常重要,建議局處間一起努力,將資源用在對的地方,妥善運用交通局主管之停管基金及環保局主管之空污基金,挹注於大眾運輸的發展。

七、移動污染源對機車騎士的健康影響甚大,建議環保局與交通局協力,透過空氣感測器監測及交通量,預測嚴重空氣污染的路段,提供機車騎士選擇改道的參考。

八、汽車、機車、貨車及客運之駕駛行為,與車輛廢氣排放量密切相關,應增加駕駛人節能駕駛的教育訓練,改變其駕駛習慣,以有效的降低車輛行駛產生的移動污染源。

 

楊委員朝棟:簡報(略,詳如附件一)

空氣污染與氣流相關,建議利用資訊技術(如大數據、AI人工智慧、物聯網、雲端計算等),即時掌握訊息,並提出警示。

未來,空污改善的重點為掌握關鍵技術、人才培育,並拓展產業應用,推展至國外。

 

周委員天穎:

一、環保署曾補助各縣市政府裝設空氣盒子AirBox,即時監測臺灣各地區PM2.5空氣品質資訊,因採購案為各縣市政府發包,其裝設的品質皆有不同,建議市府與環保署商議,結合AirBox的資料於網站上,將資訊作更好的應用,但先需判斷其中錯誤的資訊及偏差值,並加以檢視裝設地點的合適性。

二、PM2.5是一種極小的懸浮微粒,漂浮在空氣中的高度大約是離地面100m~150m之處,目前環保署與科技部探測PM2.5的作法是利用無人機,建議市府亦可善用此類科技,探測出真正污染層。

三、另可利用影像來分析空氣品質,瞭解空氣污染AQI大略狀況,其準確度可達80%,即以科技方法來做遠距離的辨識、觀測,即時通報,並研擬解決對策。

四、目前空氣污染通報來源除公部門監測、企業主自主監測及聯網平臺外,民眾通報亦是很好的訊息來源,包含市長信箱、1999、網路爬文,若將相關訊息做空間分析,可即時瞭解污染地點、污染源,讓市府做第一時間的因應。

 

陳委員建元:

一、解決空污的問題可分為三方向,科學的問題由科學解決,以科技技術減少民眾誤解及認知差距;行政的問題由行政解決,利用AI、大數據做監測管理;政治的問題由政治解決,即傳播正確的媒體新聞。

二、環保局簡報中空氣污染防制作為著重壓制污染源,建議增加調適作為,以南韓為例,其調適的方式就是以人造雨攔阻污染源,因此,環保局應分析每個月主要的污染源(如清明節燃燒金紙),擬定行動計畫,歸納出適合臺中地區天然、產業特性,找到有效創新的調適方式。

袁委員鶴齡:簡報(略,詳如附件二)

一、大多數民眾對於空氣污染是不知不覺的,而政府、專家學者是先知先覺的,如何讓民眾理解空污,從不知不覺提升為後知後覺,進而先知先覺,讓空污問題得以解決,可從教育方面、行銷方面、交通方面著手,尤其行銷是必要做的。

二、為瞭解民眾的想法,可利用爬文方式,藉由社群媒體、大數據分析,作輿情監控,並統計分析各大社群媒體聲量,從民眾的角度發現問題,作為預警或即時回應之資訊。

柒、主席裁示:

一、學校教育為扎根之基礎,爾後委員會議除非特殊因素,皆需邀請教育局與會。

二、參與委員會議之各機關代表,希望能提升層級,且為固定的並具決策的綜合業務人員。

三、各機關填報委員建議事項參採情形,請具體明確,勿僅呈現已規劃之政策或數據;另請研考會於委員會結束後一個半月內完成彙整傳送委員,並於下一次委員會召開前再次更新進度提會討論。

捌、臨時動議:()

玖、散會(上午1215)

檔案下載(或附件)

  • 市府分類: 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20-02-25
  • 發布日期: 2019-04-29
  • 發布單位: 臺中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點閱次數: 1764